无微不至的亲人 每个周末,他总要从少年宫旁的家中走到斗西路一带看看孙子,再顺道绕到76岁的姐姐家,陪她聊聊天,来回都是徒步 “爷爷明天就去看你。”没想这通电话以后,孙子家毅再也等不到最爱他的爷爷。向来守信的爷爷,这一回竟然失约了。孙女抱着爷爷给的巧克力哭了,“爷爷走得太快了,爷爷还答应小升初电脑派位完,要带我去酒店吃自助餐。” 家人说,林建章疼爱孩子,却不溺爱。长孙家毅就读厦门二中,老林只要想孙子了,就会提着煮好的点心去看他。但是,私人的事,他绝对不派公车,从少年宫徒步走到二市,搭BRT到双十中学站下车,再改搭BRT连接线到五缘湾厦门二中。探孙的这趟路对73岁的老人来说,真不容易。林建章的外甥女叶丽萍说,舅舅对长辈照顾无微不至,对晚辈疼爱有加。每个周末,老林总要到斗西路一带,看看孙子家毅,再顺道绕到姐姐家,陪76岁的姐姐聊聊天,每次来回都是徒步。 在林建章的追悼会上,有个人不远千里从西安赶来。他是留德青年小提琴演奏家,西安音乐学院管弦系小提琴老师田晖。上世纪80年代末,年仅9岁的田晖包揽当年全市、省内乃至全国的小提琴比赛第一名,同年又考上了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得知他出生于普通的工薪家庭, 时任宣传部副部长的林建章惜才爱才,给予他很大的帮助和关爱。田晖说,“这种支持不仅是经济上的,还有精神上的鼓励,而且这种关爱延续到现在。他真的是个好人!” 严己宽人的长者 对自己,他要求很高,衣服总是自己洗自己熨,出门穿的衣服一定是笔挺笔挺的;对别人,他总是很亲和,没一点架子 林建章走了,留下了一屋子的“严谨”。屋内的摆设与布置,墙上挂着的全家福,阳台上数十盆的花,甚至连柜子里的衣服……无不体现了林建章对于细节,对于生活的追求。 “别人家的兰花一年花期就谢了,到他手里至少可以养三年,他说养花就要跟带小孩一样用心。”叶丽萍一一打开舅舅的衣柜,冬装、 夏装划分得清清楚楚,衣服一摞摞整齐叠着,“他走后,家毅来陪奶奶住,想拿爷爷的睡衣换,可打开衣柜却不敢动手。衣服叠得太整齐了 ,生怕抽一件,就弄乱了一摞衣服。” 叶丽萍说,舅舅不仅做事认真、严谨,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他爱干净爱整齐,衣服总是自己洗自己熨,出门穿的衣服一定是笔挺笔挺的,手帕像熨过了一样;但对别人,他总是很亲和,没有一点架子。 生活,总是由许许多多微小的细节构成的,而细节,最能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个人的品质和风格。 老伴回忆说,那一晚担架临抬出门前,老林疼痛难忍大叫了三声。但在几分钟前,躺在沙发上的他,还指着茶几上的提包交代——社保卡、手机和钥匙都在这里了。“小陈近来身体不太好,不要麻烦人家了,找120就行了。”叶丽萍说,舅舅直到去世前,还是叮嘱家人不要麻烦别人,不要给住隔壁楼的同事添麻烦,“他这一生很少麻烦人,走的时候也没有麻烦人。”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