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在汛期复杂天气条件下,能够快速、精准地将气象预警信息传递至受影响区域民众,强化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服务,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3月11日,一场以手机短信靶向发布为核心的汛期应急演练在福建省厦门市气象局开展。 自去年汛期启用手机预警信息精准靶向发布系统以来,厦门市气象局持续优化升级该系统。该系统依托手机短信,在突发性、局地性强的灾害性天气来临时,能够迅速锁定靶向区域手机用户,实现预警信息的精准、快速推送,靶向区域可细化至乡镇街道级别,显著提升了预警信息的针对性。 本次演练计划向厦门翔安区田墘社区居委会、山头社区居委会、双沪社区居委会、阳塘社区居委会、嶝湾社区居委会的2098名群众发布天气预报信息,并检验其接收情况。 11日17时,汛期应急演练正式开始。17:09:23,工作人员将天气预报信息录入完成,并通过预警信息发布平台送达审核岗审核。 各环节快速做出反应——17:10:11,完成审核,并报送签发岗审核。17:10:33,签发材料报送至审批岗,审批岗立即将材料报送给复核岗审批发布。17:11:48,该条天气信息通过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发布。17:12,通信运营商开始接收操作指令,17:13,相关接收数据陆续传回…… 然而,在监测人员跟踪监测三大移动运营商的接收数据时,发现了一些问题:中国电信在10分钟内反馈结果显示发送成功率达100%,而中国联通终端计划发送数为0,虽然中国移动成功发送了信息,但其成功率数据未能及时反馈。 参演人员迅速查找问题,及时联系省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专家,不断优化方案,修改内容质控提示和反馈结果接收频次,最终顺利解决问题。 “此次演练出现的失误,恰恰验证了应急演练的必要性。”厦门市气象服务中心主任吴健表示,只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故障定位并调整策略,才能有效提升突发气象灾害预警预报的靶向发布精准度,确保信息能够精准传达到人。同时,业务人员详细记录的各类反馈信息,也为后续系统优化改进提供了依据,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应对突发气象灾害的预警能力。 下一步,厦门市气象局将把大模型智能体创新构建平台“QIKO+”接入DeepSeek大模型技术,平台的应用场景将覆盖多个领域,包括数据监控查询、业务决策辅助、行政办公自动化、科普宣传、专业服务定制等。借助这一技术升级,业务人员能够更快响应应急发布命令,确保政府部门及时获取决策服务材料,同时系统能够根据业务人员需求,快速生成排版规范的应急发布命令和决策服务材料,从而有效缩短制作时间,为应对极端天气事件提供更加及时的决策支持。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