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新闻网

当前位置: 厦门新闻网 > 航空 > 文章页

新闻观察:老字号向“新”而行 抢占消费市场

时间:2025-05-11 13:06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7 次
老字号,不仅是商业品牌,更是历史文化传承的符号和精神象征。长期以来,厦门着力推动老字号品牌守正创新,并于去年印发了《厦门市促进老字号改革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2024-2026年)》,在老字号保护、传承与创新等全链条环节提出19项举措,鼓励企业申报认定“中华老字号”“福建老字号”和“厦门老字号”。

老字号,不仅是商业品牌,更是历史文化传承的符号和精神象征。长期以来,厦门着力推动老字号品牌守正创新,并于去年印发了《厦门市促进老字号改革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2024-2026年)》,在老字号保护、传承与创新等全链条环节提出19项举措,鼓励企业申报认定“中华老字号”“福建老字号”和“厦门老字号”。日前,第七批“福建老字号”企业名单出炉,全省新增 “福建老字号”企业80家,其中厦门有10家企业上榜。至此,厦门已有30家“福建老字号”企业,此外还有17家“中华老字号”和127家“厦门老字号”。

厦门新增10个“福建老字号”:古龙实现老字号“大满贯”

那么,此次上榜“福建老字号”的10家厦门企业都是哪些呢?

这次上榜“福建老字号”的10家厦门企业,分别涵盖餐饮、茶叶、日用品、文化传媒等多个领域。

古龙实现老字号“大满贯”

传承百年、市民熟悉的老品牌——古龙这次榜上有名。古龙前身是1907年在鼓浪屿设立的厦门陶化食品罐头厂,1986年以“鼓浪”的闽南话谐音“古龙”创立品牌,2011年罐头厂正式更名为厦门古龙食品有限公司,传承至今已有118年历史,拥有被列入福建省非遗项目的“日晒夜露”古法酱油酿造技艺。近年来,企业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开发出古龙沙茶肉酱等系列新产品,备受年轻消费者青睐。

厦门古龙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石瑛:一方面是坚守传统,用千年技艺的做法来酿造古法的酱油,成就了古龙红烧肉等百款产品;另一方面我们大胆创新,针对年轻人的需求来开发新的产品。比如说沙茶姜母鸭、沙茶肉酱和鲍鱼姜母鸭,更受年轻人的欢迎。

值得一提的是,获评 “福建老字号”前,古龙早已将“中华老字号”和“厦门老字号”两个金字招牌收入囊中,这次拿到“福建老字号”,让古龙实现了老字号“大满贯”。

通士达积极转型 实现营收快速增长

拥有近70年历史的老品牌通士达这次也获评“福建老字号”。1958年,位于厦门鼓浪屿玻璃厂里的一个小小灯泡车间,成功制造出福建省首个白炽灯泡,结束了福建漫长的“进口电灯”的历史。这一个灯泡车间就是通士达的前身,经过近70年的传承发展,通士达的照明产品已遍布全国各地,并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企业积极推动业务转型,从传统照明向智能照明、新能源、智能制造领域拓展。

厦门通士达有限公司总经理 洪博艺:充分利用我们在照明行业积累的制造经验,延伸到无人叉车、无人巡检等一些新质生产力方面的业务,不断提升企业智能制造水平和核心竞争力。2024年,我们实现营收同比增长15%,其中新能源和智能制造业务占比已达30%。

洪博艺说,这次获得“福建老字号”,能够给通士达品牌带来增值,他们计划依托“福建老字号”这一金字招牌,深化在省内的渠道布局,通过展销活动进一步提升影响力。

在厦台湾品牌首次拿到“福建老字号”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七批“福建老字号”企业名单中,有6家台湾企业上榜,其中来自我市的台企占据两席,这也是在厦台湾品牌首次拿到“福建老字号”。

首次拿到“福建老字号”的两个在厦台湾品牌,分别是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的 “正新”和金门酒厂(厦门)贸易有限公司的“金门高粱酒”。

其中,金门酒厂创建于1952年,至今已有70多年历史。2004年,金门酒厂来到厦门,创立全资子公司金门酒厂(厦门)贸易有限公司,其产品在消费者中赢得不俗的口碑。 2023年,“厦门老字号”首次将品牌始创于港澳台地区、在厦门发展的港澳台资企业纳入申报范围, 当年,“金门高粱酒”通过申报,成为首批拿到大陆老字号的台湾品牌。去年,我省发布通知,明确支持符合条件的台资企业和金门、马祖企业参评福建老字号。企业得知这一消息,第一时间就报了名。

金门酒厂(厦门)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志中:老字号对我们来讲,它可不是一个商业的名称,它代表责任的永续,能够得到这个奖(福建老字号),公司上上下下都觉得 是一个非常鼓舞的事情。我们往后会更加努力,制作出更好的商品。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大陆台企申报中华老字号”。 赵志中说, “中华老字号 ” 这一金字招牌,他们期待已久,接下来,他们想继续再冲刺一下。

金门酒厂(厦门)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志中:我们来厦门已经20年,我们以海岛清香型兼酱香为主,我们希望在福建省以外,在其他的省份也能够落脚。我们也希望再更上一层楼,能够得到中华老字号。

正如金门酒厂这位负责人所希望的,从“厦门老字号”到“福建老字号”,再到“中华老字号”,能拿下老字号“大满贯”,肯定是所有老字号企业的共同愿望,这不仅是一种荣誉和肯定,更彰显了各个企业、各个品牌的成长与壮大。不过,拿到“老字号”的金字招牌之后,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激流勇进、不进则退。此前我们就报道过,商务部等5部门于2023年印发《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建立“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当年,就有55个长期经营不善,甚至已经破产、注销、倒闭,或者丧失老字号注册商标所有权、使用权的品牌,被移出了中华老字号名录,其中不乏知名品牌,比如天津稻香村、重庆冠生园、上海老半斋等;另外还有73个经营不佳、业绩下滑的品牌,被责令整改。

“有进有出” 各级老字号均实施动态管理

那么,“福建老字号”和“厦门老字号”是否也是“有进有出”,实施动态管理呢?我们接着来看。

根据《“福建老字号”认定管理办法》,获得“福建老字号”称号的企业凡有利用“福建老字号”称号,粗制滥造、以假乱真、以次充好,损害消费者利益的; 伪造、涂改、复制、出借、出租、出售“福建老字号”证书、牌匾、标志等证明文件等违法违规、失信行为,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省商务厅经核实后,视情节可决定暂停其“福建老字号”标识使用权或取消称号。此外, 获得“福建老字号”称号的企业由于经营状况变化,不再具备认定条件的,省商务厅经核实后取消其“福建老字号”称号,收回证书及牌匾,并向社会公布。

《厦门老字号认定管理办法》除了有这些规定之外,还明确,企业出现以下情形,将取消其厦门老字号称号,包括:企业破产清算、解散、注销、被吊销营业执照或三年以上不开展经营活动的;丧失老字号注册商标所有权及使用权的;发生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或安全事故、重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或其他严重违法行为的;以欺骗或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厦门老字号称号的等。

新闻观察:老字号向“新”而行 抢占消费市场

今天来到演播室的新闻观察员是徐佳妮。老字号如何才能历久弥新,是我们讨论的老话题了。厦门的老字号发展有什么创新,还面临什么样的问题?你怎么看。

老字号向“新”而行 抢占消费市场

从颁布全国首部老字号地方立法,到印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再到打造老字号特色街区,这些年厦门在老字号传承发展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从这些老字号的发展情况来看,最主要的两个关键词还是“守旧”和“创新”。坚守传统技艺固然重要,但也要有所突破才能在迭代升级的消费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我们看到,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双重推动下,现在很多老字号都在积极拥抱新变化。除了“触网”、升级产品这些“标配”操作外,还有一些新的尝试。比如IP联名和文创开发,像鼓浪屿馅饼厂就与故宫文创合作推出“古风礼盒”;阿吉仔在八市开出“吉治百货”,将饼铺升级为复合空间。再比如现在经常提到的热词“文化输出”, 蔡氏漆线雕就和航空公司合作,将漆艺元素融入飞机内饰。新闻中也提到,现在国家对于老字号的管理建立起“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这也是“倒逼”这些老品牌不能再故步自封。

破解难题 在“守旧”和“创新”间找到平衡点

向“新”而行是老字号的出路,但老字号发展仍然面临很多问题:数字化能力不足,同质化竞争严重,年轻人才断层等。这时候就需要政企联手形成合力,比如通过政府搭台,促进科技企业和老字号合作,实现技术赋能。老字号企业也要从自身出发,打好差异化牌,打造新消费场景。比如开发“在地化”产品线,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等。人才培养方面,可以尝试和高校、其它企业合作,推动产教融合。值得一提的是,厦门的老字号中,有一些是台企,我想,这也将为我市老字号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以技术提效率、以文化塑差异、以机制激活力,我想,老字号将最终在“守旧”和“创新”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5-05-13 13:05 最后登录:2025-05-13 13:05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