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新传考研高频考点,没想到考到蕞多的竟是它! 2023-08-15 20:44 发布于:山西省 01_国际传播 考情分析 国际传播是近两年新传考研热门的研究领域,与国家战略联系密切,尤其是在俄乌战争之后,国际舆论战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加强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议题在多个重大场合被反复提及,许多院校如北大也增设了国际传播专业以对接国家政策。 所以近两年许多院校都开始考察考生对国际传播的敏感性,由于篇幅有限,更多考察国际传播相关的真题没有在这里呈现,但是国际传播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考生备考过程中对国际传播的重视性一定要提上来! 02_主流媒体考情分析 主流媒体是新传考研中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却经久不衰。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与我国的媒体政策有关,二是随着技术的不断翻新,主流媒体的呈现形式、传播力建设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使得关于主流媒体的考点层出不穷。 去年绝大多数的真题也是围绕着主流媒体与新技术的结合以及如何提高主流媒体影响力、传播力的角度展开的,考生在复习时要注意二者的结合,切不可偏于一隅。 03_记者考情分析 在新媒体时代,记者的职责和使命不变,但是工作方式和报道方式却大大变化了。23年新传考研真题中,除了对记者传统素养的考察外,更多的是侧重于记者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发挥影响力,以及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要如何作为,比如,西南政法大学的考题:结合材料分析,如何成为新时代的记者。 考生在要注意自己的备考院校在新闻实务方面的考察是否深入细致,对于偏重于实务的院校来说,记者能力和责任以及如何在新媒体时代破壁出圈都是极有可能考到的话题。 04_算法考情分析 人工智能已经是大势所趋,作为一个包容性极强的学科,新传对新技术的接纳度非常高,因此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考题也更容易出现,算法就是其中之一。 目前主流的考法还是集中在算法推荐、大数据、算法新闻等方面,但是近些年对算法的反思性也开始逐渐加强,如暨南大学考到的“算法抵抗”的名词解释,因此考生不光要注意对算法积极意义的发掘,还需要具备反思精神,思考其深层内涵。 05_学派考情分析 新传研究学派众多,而且作为基础理论知识,其出现频率也非常高,几乎每个院校都出过相关考题。 不过不用担心,学派类真题虽然出题频率高,但是难度并不高,且多数以名词解释和简答的形式出现,论述题中出题频率比较高的就是“论述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分歧”,23年厦门大学、上海大学、浙江传媒学院都考到了这个知识点。考生需要把基础知识打牢,理论性知识千万不能丢分! 06_短视频考情分析 短视频真题总给人一种,落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的感觉,虽然已经出了三四年,但是每次都有新花样。 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短视频对各行各业的加速渗透,短视频相关的真题也越来越不拘一格,不再单纯考察短视频影响,而是开始与主流媒体、文化传播、三农、青少年等话题联系起来,进一步增加了出题的广度和深度,因此短视频专题不仅是必须要准备的主题,而且还有尽可能广泛的联系。考生在备考时要多多关注外界消息,及时更新案例,做到差无遗漏。 07_新闻评论考情分析 新闻评论绝大多数时间都出现在实务题中,分值从30到60不等,跨度很大,是备考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新闻评论就是需要反复练习和纠正,需要大家多多搜寻新闻,练习结构,做好整体规划, 23年新传考研真题中,除了实务题以外,新闻评论还考到了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比如西安交通大学的考题: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评论为什么是易碎品?这就要求考生在写作之外,还有学习关于新闻评论的理论知识,不能缺少这一环。 08_新闻价值考情分析 从题量上来看,新闻价值比重并不小,但是大家也不要被这个出题量吓到,因为新闻价值考到的知识点往往比较简单,比如名词解释“新闻价值”或者简答题中考一下新闻价值的五要素等,整体来看难度较小,需要大家花费的精力不会很多。但是也不要掉以轻心,毕竟分数积少成多,5分的名解也有可能成为决定你成败的关键。所以建议大家把新闻学的理论基础打好,这部分题目就可以放心了。 09_元宇宙考情分析 去年大热的元宇宙,也如约出现在了考题上,这并不令人意外。 虽然是新概念,但是各个院校在出题的时候并没有“仁慈”,元宇宙相关题目的难度并不小,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元宇宙对文化传播的作用”,西安交通大学的“元宇宙产业与技术乌托邦内涵的联系”等,都是兼具内涵深挖和理论深度的题目。所以考生在准备这类题目的时候要注意多读论文,积累观点和答题话术,避免看到题目后不知所措。 10_直播考情分析 这两年直播的热度一直在线,新传考研中真题里面也经常可以见到它的身影。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考题会越来越少单纯考察直播的特点含义了,而是会更多与其他知识点结合,比如慢直播与新闻、直播科普、直播带货等,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所以考生在整理和学习直播专题的时候要多多涉猎,不要只盯着一个领域的内容不放,这样很容易陷入到无话可说的境地。 对于直播乱象、直播案例分析、直播带货等话题都要整理好,保证自己有备无患。 11_议程设置考情分析 议程设置是新传经典理论中考察频率超高的理论了,也是完整且有考察价值的理论,因此考生在备考时要格外注意。去年的考题中,议程设置的题目难度设置差异较大,简单的就是名词解释和简答,这类题型往往偏重于概念理解,所以比较简单,背诵过相关知识点之后就可以作答。但是也会出现难题如同济大学的论述题“运用量化分析方法研究“议程设置”,要求科学性,先进性”,就有一定难度,需要考生较深的研究方法基础。 12_马新观考情分析 马新观的考题主要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与新闻史结合,如暨南大学的简答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与发展”。简答题由于篇幅有限,所以考查难度并不会很大,基本都可以做到有话可说。稍难一些会与新媒体结合,如郑州大学的“马克思报刊的有机运动及互联网环境下的变迁”,就需要考生结合新媒体现实作答。需要注意的是,答马新观相关题目一定要注意政治立场的正确性,否则很容易丢大分。 13_数据新闻考情分析 虽然近些年数据新闻的热度有所下降,但是总体上看考题数量并不小,而且由于其实践应用,所以还是经常会出现在偏重实务的学校考题中。纵观23年新传考研真题,数据新闻的出题主要落脚点在概念认知、辨析以及实务方面,难度不算太高,所以考生备考也会容易一些。建议考生多了解数据新闻的概念,以及案例积累,对后续练习会很有帮助。 14_游戏考情分析 新闻游戏是近两年的学界研究热点,但是目前的考察深度不大,大多以名词解释和简答的形式出现,要求考生就新闻游戏的概念、特点等方面展开论述,23年湖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都考到了相关内容。 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热点,对新闻游戏、网络游戏等的复习要注重案例的时新性,避免过多拘泥于既有思维框架,建议考生在知网多搜索相关论文,积累好知识库。 15_新闻舆论考情分析 23年新传考研真题中与舆论相关的真题多达上百个,此处以新闻舆论为例进行说明。 新闻舆论的考察主要侧重于舆论引导、舆论监督、传播力等方面,如长沙理工大学的考题:“新闻舆论引导的时度效原则”。这类考题的难度为3星,考生需要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扩展,确保答案的完满。 新闻舆论相关的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在23年新传考研真题中也很常见,而且分值较高,考生应对此类考题需要提前准备好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案例库,结合答题技巧回答,切忌片面和空泛。 16_消息改写考情分析 消息改写一向是新闻实务考察的重头戏,分值在20到50分不等,需要考生在短时间内对材料进行分析和整合,由于是在给定的材料上写作,所以消息改写题得低分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要想得高分就需要反复多次的练习,才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操作。 17_数字鸿沟考情分析 数字鸿沟在23年真题中至少出现了19次,属于传统理论中频率较高的一类。 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发展和新技术的诞生,数字鸿沟的问题也愈发凸显,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话题,目前的考题不仅仅局限于基本的概念内涵,而是更加注重与时代的接轨。如广西大学的真题“互联网时代如何消除老年人“数字鸿沟”,南开大学的“简述你对网络与互联网时代中数字鸿沟的理解”,以及北京大学的“谈谈社交媒体是弥合了还是加剧了数字鸿沟”都是对此问题关注的体现。 因此,考生需要特别关注代际数字鸿沟、适老化、智能鸿沟等话题。 18_新闻史考情分析 新闻史考察的院校区别较大,有的院校占大头,有的院校几乎不考,考生在考前需要仔细研究备考院校的真题,如果确定不考的话就可以及时放弃,避免浪费过多精力。值得注意的是,新闻史之外,广告史也是考察的方向之一,如上海师范大学的真题:结合广告媒介发展历史,阐述对于广告媒介存在观的理解;吉林大学的真题:说一说广告与品牌的关系,结合当代品牌发展的历史,谈谈广告如何建构品牌,智媒时代,品牌建构的路径和策略,等。考生在复习时要注意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19_把关考情分析 把关作为经典理论,也是经常出现在试卷上。 从真题内容来看,把关的考察主要针对于把关的理论知识以及新媒体时代下的把关困境展开,如吉林大学的材料分析题:新媒体时代把关人的变化,重庆理工大学的真题:简述网络新闻传播中的把关机制等。因此考生不仅要熟练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在多激烈论文,整理好专题,从理论起源发展到新媒体时代的困境现实进行全面整理。 20_媒介素养考情分析 媒介素养的考察以简答题居多,主要考察公众媒介素养和新闻从业者媒介素养两个方面,如真题:媒介素养包括哪些方面的能力、新闻发言人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媒介素养? 如何增强公众的媒介素养? 由于媒介素养的知识点较少,背诵和理解都较为容易,因此这部分算是一个较容易拿分的考点,考生要注意不要在这里失分。 21_研究方法考情分析 23年新传考研真题中,从各种细化角度考察各种研究方法的达到几十处,因此研究方法一直以来也成为考研的大头。研究设计相关的题目主要以论述题的形式出现,如大连理工大学的:以“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研究”为题,从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设计具体的研究方案。这类题目的难度不大,但是如何缺乏准备的话就很容易手忙脚乱不知从何写起。建议大家在考前对各类研究方法熟记于心,通过读论文整理几个万能的研究方法设计方案,做到答题时有备无患。 22_人工智能考情分析 人工智能是新传考研真题的老朋友,近几年院校都爱考察和它相关的题目。尤其今年的大热的ChatGPT,大家在备考时一定要多多准备。除了人工智能技术以外,新闻传播领域的人机结合、人机互动等人工智能的“衍生考点”依然火热,许多老师都发表过相关论文,值得关注。考生在复习时要注意知识的延展性,与其他知识点密切结合,如舆情、媒介融合、新闻伦理、记者等方面,才能完美应对各类考点。 23_批判学派考情分析 批判学派的题型以论述题居多,分值较高,理论深度也较大,考生不要掉以轻心。在23年新传考研真题考察中可以看出,批判学派往往与经验学派一起考察,如华侨大学:论述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分歧;上海大学的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区别;辽宁大学的传播学批判学派与经验学派在社会观与传播观上有何分歧等。 其次考察较多的是批判学派的特点、方法论、社会观等,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很容易拿低分,由于批判学派门类众多、涉及到的学者也很多,整体内容较为庞杂,因此在日常学习中考生需要先整理出批判学派的整体架构,再逐步填充。 24_新闻真实考情分析 新闻真实是新闻学的基础知识,在23年真题中不仅考察到了它的基本概念,还对其与新媒体结合之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进行考察,如北京邮电大学的真题:新媒体环境下对新闻真实的影响。建议考生单独整理出新闻真实的专题,后续辅之以新的案例,即可回答此类问题。 25_党性原则考情分析 党性原则的真题在这两年越发常见,一方面是国家对新闻传播的重视提高,另一方面是国际传播战略需求的提高,使得院校会愈发重视相关真题的考察,党性原则可以与马新观结合,其内涵互通。 在题型考察中,党员原则主要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如安徽大学的:简述马克思党性原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西北政法大学:为什么说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原则?建议考生在复习时要注重对其概念内涵和特点的把握。 26_内容分析考情分析 内容分析法可以说是研究方法考题中出现频率超高的了,但是不用担心,其考察方式往往比较简单,主要是名词解释,在简答题中出现是也主要是考察其基本特点和操作步骤,这些内容熟记即可。不过个别院校有时会加大考察难度,如23年广州大学就出了一道论述题:为什么说内容分析法缺乏深度?如何才能让内容分析更有深度?这类题型就需要考生日常多多准备了。 27_中国形象考情分析 中国形象的话题往往与国际传播相联系,因此此处的知识点考生可以适当借鉴国际传播中的内容。23年真题中,大多数院校的考察方式都从“如何树立中国形象”“如何展示中国形象”的角度出发,考察角度不多,比较容易准备。不过考生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过多谈政治,把专业题变成了政治题,此类偏题的错误一旦出现就会严重失分。此外平时要多注意积累相关案例和最新的技术应用,避免事到临头无话可说。 28_第三人效果考情分析 23年真题中对第三人效果的考察依然没有脱离基础理论,绝大多数考题都比较注重第三人效果理论的内容、影响因素、意义等。一些院校在考察时会简单联系时事,如南京师范大学的真题:从第三人效果角度分析我国抗疫信息传播的角色和要求。这类题在备考时只要简单联系现实即可应对,总体而言难度不大。 29_新闻专业主义考情分析 新闻专业主义在为数不多的新闻理论中也算上是考察频率较高的“佼佼者”了。23年真题中,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考察主要围绕着概念内涵、演变、特点等方面,总体上没有出现太出格搞怪的题目,题型方面也主要是名词解释,因此只要认真复习即可应对。 30_自媒体考情分析 自媒体的风越吹越旺,关于自媒体的考题也步步升高,23年直接考察自媒体的真题有10处,通过直播、短视频等形式间接考察自媒体相关内容的题目则多达几十处。从真题内容来看,出题落点主要集中在自媒体乱象治理、法规完善、自媒体与新闻媒体的博弈几个角度,其中乱象治理是考察重点。因此考生在复习时要从多角度准备治理措施相关内容,保证有话可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