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陈景好 摄) 郑美玲(陈景好 摄) 福州市委宣传部外宣处处长 郑美玲——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出席福州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福州市教育局印发了《2025年福州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工作实施细则》,为帮助大家更好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 福州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颖女士; 福州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邵东生先生; 请他们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有请邵东生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邵东生(陈景好 摄) 福州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邵东生: 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 我代表福州市教育局向长期关心支持我市教育工作的各位媒体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为进一步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做好2025年福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招生工作,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福州市教育局今日印发了《2025年福州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工作实施细则》。为宣传解读好相关政策措施,推动中考中招工作平稳有序开展,现就2025年中考中招相关情况、主要政策调整内容、下一阶段工作安排等方面内容向媒体朋友作个介绍。 一、2025年中考中招相关情况 2025年中考省级统一考试安排在6月19日至21日举行。我市中考报名工作已于3月10日至14日完成。截至目前,我市中考报名人数为8.57万人,其中六城区为4.31万人;八年级地理生物考试报名人数为8.96万人,其中六城区为4.55万人。各招生区域报名人数结构总体稳定,与近年考生数量基本持平。中考补报名将于4月23日-25日进行,预计补报名结束后我市考生数量将会有一定上浮。 根据我市2025年中考中招日程安排,6月25日至28日17:00进行网络志愿填报,7月10日15:00开放中考成绩查询,7月16日至8月8日完成中招投档录取工作。目前,我市2025年中考中招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按照省市相关部署紧张有序推进中,相关部门正在全力做好考试组织、考点安排、安全保障、考务培训等各项工作,确保中考中招工作平稳有序实施。 二、主要政策调整内容 今年我市中考中招政策总体遵循“小幅调整、平稳过渡”的原则,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意见的要求,进行小幅调整。主要有三个调整: (一)调整定向生政策 关于定向生指标比例,2025年,福州一中、福州二中、福州三中西湖校区、福州四中、福州格致中学、福州八中、福建师大附中、福州高级中学、长乐一中吴航校区等9所优质普高学校按当年向福州市区招收普高普通班计划总数的70%作为市区定向生指标。福州屏东中学、福州第十八中学、福州外国语学校、福州市马尾第一中学等4所一级达标学校按当年向福州市区招收普高普通班计划总数的35%作为市区定向生指标。新增福州金山中学、福州华侨中学等2所一级达标学校按当年向福州市区招收普高普通班计划总数的20%作为市区定向生指标。各县(市)定向生指标比例参照执行。 关于定向生降分幅度,2025年将在第一次统招生第一志愿最低投档线下45分以内,以初中学校为单位,按第一志愿1A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定向生。 关于定向生资格认定,2025年定向生资格认定条件保持不变,自2026年起,取消定向生资格认定户籍地限制,七年级至九年级三个学年学习和学籍均在本地同一所学校的初中应届毕业生享受定向生资格。 (二)调整供需批录取 第一批普高(含综合高中班)录取结束后,新增供需第一批录取批次,供需第一批设置3个普高(含综合高中班)梯度志愿,有剩余招生计划的公民办普高根据供需第一批志愿按照分数从高到低择优录取。供需第一批录取结束后,继续进行第二批五年制高职、第三批中等职业学校录取。第三批中等职业学校录取结束后,仍按照原供需批做法,进行供需第二批录取。 (三)调整计生加分政策 2025年加分照顾政策保持不变,自2026年起,取消“学习和学籍均在农村初中的农村独生子女和二女绝育家庭女儿享受2分照顾”的加分政策。 三、下一阶段工作安排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加大政策解读力度,持续优化宣传服务,加强多部门联动协调,确保中考中招全过程各环节工作落实到位,全力保障考试安全,确保考试平稳有序。我们将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确保2025年中考中招工作公平公正、圆满完成。 谢谢大家! 郑美玲: 感谢邵东生先生的介绍。接下来,进行现场答问,提问前请先举手示意,受邀后请自报身份。现在开始答问。 海峡都市报记者(陈景好 摄) 海峡都市报记者: 2025年中招录取在2024年的基础上新增了供需第一批录取批次,请问,新增此项录取批次的目的是什么? 陈颖(陈景好 摄) 福州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陈颖: 新增供需第一批录取,是我市优化中招录取机制、回应群众关切的一项创新,主要出于以下考虑: 近年来,每年均有部分考生达到普高(含综合高中班)最低投档控制线,但在第一批普高(含综合高中班)录取时,因填报志愿不够科学等原因滑档,录取五年制高职或中等职业学校。根据我市中考中招政策规定,按志愿投档录取的考生一律不予退档,故此类考生无法参加供需批普高录取。 2025年我市在第一批普高(含综合高中班)录取结束后,新增供需第一批录取,为滑档考生提供了二次填报普高志愿、争取普高剩余学位的机会,有效减少志愿填报失误对升学选择造成的影响,最大限度保障考生权益,更好地满足群众入读普高的需求,同时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缓解“普高学位空置与群众需求未满足并存”的结构性矛盾。 福建新闻广播记者(陈景好 摄) 福建新闻广播记者: 2025年,福州市中考定向生分配比例和降分幅度均较2024年有了进一步提升,请问,调整定向生分配比例和降分幅度的原因是什么? 邵东生: 感谢您对定向生政策的关注。2025年定向生比例最高提升至70%,并同步扩大降分幅度至45分,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考虑: 一是政策依据层面,2022年10月,福建省教育厅等七部门印发《福建省“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方案》,要求完善优质普通高中指标到校招生办法,到2025年各地分配比例应逐步提高到不低于70%。近年来,我市定向生分配比例不断提升,2025年,福州一中、福州二中、福州三中西湖校区、福州四中、福州格致中学、福州八中、福建师大附中、福州高级中学、长乐一中吴航校区等9所优质普高学校按当年向福州市区招收普高普通班计划总数的70%作为市区定向生指标。此项调整既是对省级部署的积极响应,也是推动我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举措。 二是数据分析层面,市教育局以往年中考数据为基础进行数据模拟,在2025年定向生分配比例提升的背景下,将定向生降分幅度扩大至45分时,模拟的定向生使用率已超过2024年60%定向生比例降40分时的实际定向生使用率,因此,2025年将定向生降分幅度调整至45分,既能最大限度发挥定向生政策效能,又可避免对优质高中教学秩序造成过大冲击。 定向生分配比例与降分幅度调整后,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同时,客观上形成了同一高中内部生源学业基础层次差异性扩大的特征。针对这一新形势对教育教学管理提出的新课题,我局将积极指导优质高中加强教学管理,实施精准教学,强化心理健康支持,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切实将政策调整转化为教育质量提升的新动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福州新闻广播记者(陈景好 摄) 福州新闻广播记者: 《2025年福州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工作实施细则》中提到,从2026年起取消定向生资格认定户籍地限制,请问,这项政策调整是出于什么考虑? 邵东生: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取消定向生资格认定户籍地限制,是福州市深化教育公平、服务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举措。此项调整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考量。 一是切实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级战略部署。近年来,国家和省级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要求“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精神,要推动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等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根据《福建省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方案(2024—2028年)》文件精神,要保障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利,进一步完善随迁子女在我省平等参加中考中招的政策。福州市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完善随迁子女平等参加中考中招的相关政策,推动教育公平,促进社会融合。 二是进一步提升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2020年,福州市出台《关于进一步降低落户条件壮大人口规模的若干措施》,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实现落户“零门槛”。取消定向生资格认定户籍地限制,是对我市“零门槛”落户政策的进一步深化,通过取消定向生户籍限制壁垒,让每一位随迁子女享有同等教育权利。 三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增强城市活力。经调研发现,省内如厦门、泉州等大部分地市均未对定向生资格认定设置户籍限制条件。取消定向生资格认定户籍地限制后,七年级至九年级学习和学籍均在本地同一所初中学校的随迁子女均可享受定向生资格,此项调整将有效解决外来人口子女升学顾虑,助力福州吸引并留住人才,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 基于上述三方面考量,我市从2026年起,取消中考定向生资格认定户籍限制。
987私家车广播记者(陈景好 摄) 987私家车广播记者: 《2025年福州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工作实施细则》中提到,从2026年起取消计生加分。请问,调整计生加分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陈颖: 取消计生加分政策,是我市落实国家人口战略、规范中考招录的必然选择,具体原因如下: 一是政策导向调整。2021年2月,福建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全面落实中考中招改革进一步强化考试招生评价育人导向的通知》,要求各设区市教育局认真梳理本地区原有的中考中招录取加分政策,进一步减少和规范加分项目和分值,没有省级及以上政策依据的一律取消加分,原则上从 2021年开始执行;特殊情况一时难以取消的,应设置明确的过渡期,最迟到2026年全面取消加分。经调研,省内大部分地市已取消或将于2026年取消中考计生加分政策。 二是适应人口发展新形势。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我国目前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 出于上述考虑,我市从2026年起取消中考计生加分政策。 郑美玲: 现场答问就安排到这里,感谢各位发布人和记者朋友,上午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 |